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本邀约常年有效)
病原所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病原所”)是国家为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专门成立从事传染病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科研单位,是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支撑力量。
病原所的发展目标是努力建成我国病原学研究核心基地,成为我国病原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创新中心、前沿技术中心、人才培养高地和国家高水平智库。
病原所位于北京大兴,坐落在有“中国药谷”之称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园区于2023年全面投入使用,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临近地铁,交通便利;拥有4.3万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化的实验和办公空间,专家公寓和学生宿舍、餐厅及其他配套用房;实验办公空间充足、设计合理,每个研究模块包括理化实验室、细胞培养间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面积100-150m2,并配有公共仪器平台。
病原所建有成熟的结构生物学、分子与细胞影像、多组学质谱、细胞流式分析技术、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平台;拥有冷冻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高分辨率质谱仪、高通量测序仪和高性能计算集群等高精尖设备,并统一纳入我所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https://ins.ipbcams.ac.cn)管理,形成开放共享的多功能技术支撑体系。
病原所现有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病原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病原体感染防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医学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分中心、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医学转化创新基地、北京学者工作室等多个科研平台,并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病原所始终围绕新发突发和重大传染病防控需求开展科研布局和研究团队建设,牵头承担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传染病防控和病原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为全面提高我国重大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水平,实现自主研发传染病防控产品,大幅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做出了重要科技支撑。
病原所以“科学精神为魂、使命担当为骨”,团队协同,攻艰克难,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锻造出“召之即战、战之必胜”的科技铁军精神,是传染病防控应急科技支撑的“无影尖兵”。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科技支撑工作中,病原所在全球最早发现新冠病毒,获得首个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按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确认该病毒是疫情致病原,并代表国家首批向世卫组织分享毒株序列,阐明病原学特征,研发全要素诊断试剂。
病原所同时承担我国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以及1个“双一流”建设支撑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持续培养国家传染病创新人才。
招聘领域
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学、生物制品学(创新疫苗和佐剂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其他专业(人工智能、生物计算方向等)。
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学术道德和职业精神。
(二)申请人须严格遵守师德师风、医德医风、个人诚信和科研诚信等有关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三)有独立发展、引领学术方向的能力和显著的发展潜力。原则上应先申请准聘岗位,成就特别突出者可直接申请长聘岗位。
(四)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二、招聘岗位及任职条件
(一)长聘教授岗位
1.申请人应达到国内本学科领域带头人的水平,有突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业绩,能把握所在学科的发展方向,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并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或已建立了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
2.一般需在世界综合排名前50名或学科排名前20名的世界知名大学或相当水平的研究机构担任长聘副教授(获聘3年以上)及以上教职、研究员或相当职务,或在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教授或相当职务;
3.年龄原则上应不超过55周岁,两院院士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二)长聘/准聘副教授岗位
1.申请人应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学术带头人,有成为该领域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2.一般需在世界综合排名前50名或学科排名前20名的世界知名大学或相当水平的研究机构担任助理教授(获聘3年以上)及以上教职或相当职务,或在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教授、研究员或相当职务;
3.申请准聘副教授时原则上应不超过45周岁,申请长聘副教授时原则上应不超过50周岁。
(三)助理教授岗位
1.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在学科前沿领域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并取得较突出学术成绩,具有成长为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2.一般应具有完整的博士后工作训练经历或取得博士学位后具有2年及以上科研工作经历,特别优秀的紧缺人才,经所“准聘长聘系列教职聘任”教授委员会五分之四及以上到会委员同意可不受工作年限限制。
3.年龄原则上应不超过40周岁,女性可放宽至43周岁。
(四)青年人才岗位
我所长期招聘优秀青年人才岗位,提供支持,具体可面议。
1.申请者应取得较突出的科研成果,具有独立开展高水平、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2.一般应具有完整的博士后工作训练经历或取得博士学位后具有2年及以上科研工作经历。
3.年龄原则上应不超过36周岁,女性可放宽至39周岁。
人才待遇
申请准聘长聘教职,入选后可获得包括科研启动经费、科研团队、科研及办公空间保障、招生名额、教育教学、职称聘任、学术权利、薪酬待遇、安家费落实、政策措施保障等多方面保障。依据聘任职位将提供但不限于以下待遇:
1.可享受独立PI待遇;
2.优先解决户口落户,纳入编制管理;
3.配备独立实验室和办公空间;
4.配备多名编制内科研助手或依托单位资助聘任的科研骨干,支持组建稳定团队;
5.快速认定博士生导师资格,研究生招生计划单列,每年给予招生名额不少于2名(至少1博1硕),优秀研究生可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予以项目支持;
6.优先招收博士后,优秀博士后人员可由“协和青年学者”和“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予以支持,待遇丰厚;
7.优先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院校内科研经费支持;
8.依托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改善科研条件专项资金,优先购置所需大型设备,支持建设高水平技术平台;
9.提供有竞争力的年薪和安家费;
10.可协助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近百位长聘教授中聘任学术导师,对个人成长给予个性化学术指导,更好适应国内环境;
11.依托院校直属21个研究所、6家附属医院、10个学院、31个国家级和70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以及遍布全国的开放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包括3个研究院/基地、4个研究中心、4个工作站、94个创新单元、102家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等),提供强有力的学术平台和研究资源支持;
12.依据属地政策协助解决人才保障性周转用房、子女入学等事宜;
13.协和医院、阜外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天津)、皮肤病医院(南京)等6家在国内业界居于领衔地位的附属医院以及老年医学研究院(依托北京医院)、呼吸病学研究院(依托中日友好医院)、华西研究基地(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可提供优质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保障;
14. 长聘副教授、长聘教授每工作满四年可享受半年学术休假(具体按管理办法执行)。
不同获聘岗位可享受的其他支持和福利可面议
本邀约常年有效
联系方式
病原所人力资源处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81219432
联系邮箱:ipbhr@ipbcams.ac.cn